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小尾寒羊体貌与特征【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小尾寒羊体貌与特征

具有“国宝之称”的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肉毛兼用型绵羊品种。它具有体型大、生长快、多胎高产和产毛量高等特点,适合农民家庭放牧和圈舍饲养。小尾寒羊主产区在山东省的菏泽、济宁、嘉祥以及与其比邻的河北、河南、江苏等省的部分县市,目前全国多数省市都有引进饲养。由于饲养小尾寒羊经济效益较好,一些不法商贩,借机以假充真,以劣充好,将其他绵羊品种昌充小尾寒羊种羊出售,给引种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将小尾寒羊的品种特征介绍如下,供饲养户在引种时鉴别。

1.体躯及体重

小尾寒羊四肢较高,前躯、后躯均发达,腰背平直,头颈较长。一般成年公羊平均体重90公斤,成年母羊平均体重50公斤;3月龄断奶公羊平均体重20.8公斤,母羊17.2公斤;周岁公羊平均体重76公斤,母羊40公斤。

2.尾部

小尾寒羊尾较小,尾脂短,公羊尾形呈圆扇形,尾外中间有一浅沟,尾尖向上反转,贴干尾沟,一般长宽各18厘米;母羊尾形很不一致,多为长圆形,尾长14厘米,最长不过23厘米,宽11.6厘米,有的尾根较宽而向下逐渐变窄,呈三角形,也有的尾尖向上翻。

3.头部

小尾寒羊头长鼻梁稍隆起,耳朵转动灵活,一般向下垂。公羊均有螺旋形大角,其角质坚实,角尖稍向外偏,也有的向内偏,称之为“扎腮角”。角呈三棱形;母羊有角者约占半数,但多数仅有角根,为镰刀状角、鹿角及短角。

4.毛色

小尾寒羊以自色毛为最多,占总数的70%以上,头部及四肢有黑斑或褐色斑点者次之,头部黑色或褐色多集中于眼的周围、耳尖、两颊或嘴上。小尾寒羊被毛密度小,腹部无绒毛,四肢上端毛也较少,油汗比细毛羊少。

5.繁殖特点

小尾寒羊四季发情,可常年配种。幼母羔长到4~6个月龄后即可参加配种繁殖,怀孕期5个月,产后1~3个月再次发情,一胎产多羔。除初产外,绝大多数一胎产2~4只,多者5~6只。其1~4胎的产羔率在280%以上,在世界绵羊品种中堪称最高。

6.适应性

小尾寒羊性情温顾,适应性强,抗病力也强,耐粗饲,各地均可饲养,而且放养、栏养、圈养均可。各类草、菜、作物秸秆、树叶及农副产品均可作为饲料。一只羊日食秸秆、青草3~4公斤,玉米面、小麦麸100~150克,年仅需精料投入40元即可达到科学饲养要求。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