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药材种植

浙贝母栽培技术及初加工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浙贝母栽培技术及初加工方法

[农广天地]浙贝母栽培及初加工技术

中药材——贝母,因老家在浙江,被人们称为浙贝母。其半球形的鳞茎,经干燥后切成薄片,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能,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都很高。(农广天地视频 2009年 第331期)

相关介绍:

目前被收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贝母有五种:第一、川贝母(简称川贝);第二、浙贝母(简称浙贝,因古代主产于浙江象山,因此又有象山贝或象贝之称);第三、伊贝母(简称伊贝或西贝);第四、平贝母(简称平贝);第五、湖北贝母。此外还有多种各地习用品,但尚未未被收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如安徽贝母,太白贝母等,但它们的镇咳平喘作用也都得到了肯定。

虽然自然界中有如此多的贝母种类,但只有少量是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正品药材,多数为地方习用品。无论何种贝母,均以干燥的鳞茎供药用,均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开郁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应当注意的是,古代所说的“贝母”,实际上还包括了土贝母,土贝母的药效是消炎散结、化脓解毒,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药用部位外形相似但药性完全不同的药材(地上植株也完全与贝母植株不同),因此,农民朋友在引种时要注意。

浙贝母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地下鳞茎扁球形,外皮淡土黄色,常有2~3片肥厚的鳞片抱合而成,直径2-6厘米。茎直立、单一,地上部不分枝,每1株一般有2主茎并生。叶狭长无柄,全缘;下部叶对生,中部叶轮生,上部叶互生,中上部叶先端反卷。花1至数朵.顶生或总状花序;花钟状,下垂,淡黄色或黄绿色,带有淡紫色斑点;花被片6,二轮排列;雄蕊6;子房上位,3室,柱头3裂。蒴果短圆柱形,具6棱。种子多数,扁平瓜子形,边缘有趣,浅棕色。花期3—4月,果期4-15月。

浙贝母的栽培:

主要用鳞茎繁殖,要求较严格,一般选具两个芽、直径4-5cm者,当地称为二号鳞茎。栽种宜深,约14-16cm,利于越夏,且长成的鳞片抱紧,适宜做种栽用。商品田栽种宜浅,深约6-10cm,有利于鳞片膨大,且长成的鳞茎张口,便于加工。栽后一周开始发根,飞扬年2月初出苗,10天左右出齐,先抽出两个主茎,俗称“头秆”。要早中耕除草,宜在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进行,结合施肥。施肥特点是前期重施,后期轻施。注意排水灌溉。及时摘花打顶,利于鳞茎增产。也可采用种子繁殖,虽繁殖系数高,但从种子萌发到收获约需5年时间,其保留与越夏仍存在问题。种子有胚后熟阶段,需要5-10℃低温条件,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播深1.5-2cm,畦面需加覆盖物。

浙贝母采收加工:

通常于立夏后当浙贝植株枯萎时,择晴天将鳞茎挖起,接大小分开,置于竹箩内洗去泥土(大个挖去心蒂制成元宝贝;小的不去心蒂,加工成珠贝)。先在木制擦桶内推撞,使鳞茎互相摩擦,直至浆液渗出为止。然后按鲜贝母500g加石灰或蛎壳灰2.5kg的配比加入后继续推擦,待鳞茎全部涂上石灰或蛎壳灰时,倒出晒干或烘干,一般曝晒5~7天,阴晾l~2天,再晒l~2天,至表里干透,即为成品(加工时若遇阴雨天,可摊于通风处,并用炭火烘焙,但烘时应上下翻动.以免烘熟成“僵个”或烘时间过长成为“松块”)。

标签: 药材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