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四川魔芋种植(林下生态技术种魔芋,单个重达32斤,攀枝花科技添翼助农增收)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27|点击次数: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林下生态技术种魔芋,单个重达32斤,攀枝花科技添翼助农增收

不施化肥、农药,单个果实重达32斤,这样的魔芋你见过没有?11月3日,记者从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获悉,攀枝花全面启动“精准扶贫福田模式--魔芋产业链”项目第二轮,目前已在米易、盐边、仁和的13个乡镇开展林下魔芋试验示范种植,用科技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个头大、颜色正、品质好,每斤可以卖3元,一年收入近万元。” 仁和区啊喇乡官房村的核桃地里,贫困户杨友方正弯腰挥锄。今年3月,在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魔芋产业链项目团队的帮助下,杨友方开始在核桃树下种魔芋,从备土、备种到魔芋的整个生长周期,都有专家提供技术指导。首次试种,就迎来大丰收。

林下生态技术种魔芋,单个重达32斤,攀枝花科技添翼助农增收

这样的丰收景象,在攀枝花13个乡镇的林下魔芋试验示范种植基地,都能看到。

与传统种植不同的是,魔芋试种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即在整个魔芋种植期间全程使用生态产品,不施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同时开展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出来的魔芋不仅质量好,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十分明显,魔芋感病率在3%以下,比以前大大降低。”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魔芋产业链项目团队负责人滕志说。

攀枝花共有167万余亩核桃、芒果、桃、板栗、樱桃等林木,产业单一,抗风险力弱。2017年以来,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推广“精准扶贫福田模式--魔芋产业链”项目,开展林下种魔芋科技攻关,克服了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等难题,提高了魔芋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攀枝花魔芋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培育示范户209户。

林下生态技术种魔芋,单个重达32斤,攀枝花科技添翼助农增收

“据初步统计,魔芋最低亩产值约5000元,通过轮作,攀枝花魔芋仅种植产业潜力有20余亿元。” 滕志说,林下种魔芋已成为提升林木产业抗风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保林、益林、促林增收的优先项目。接下来,还将扩大种植规模,结合林下养殖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助农增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