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黄连种植时间(种下苦黄连 收获甜日子)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5|点击次数:

随着黄连产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镇坪县华坪镇农民有了新身份——黄连种植户。对于他们来说,“林下生金”不再是梦想——

种下苦黄连 收获甜日子

种下苦黄连 收获甜日子

7月20日,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高级职业农民张安华实地讲解黄连种植管护技术。 通讯员 向绪娟摄

今年68岁的李大庆,干过联通公司业务员,卖过保险,开过商店。3年前,他有了一个新身份——黄连种植大户。如今,他在镇坪县华坪镇渝龙村种植黄连逾百亩。

“其实,我20多岁时就种过几亩黄连,用的是老式种法,要先砍树搭棚才行。这既费工夫,产量又不高,还毁了林地,干不长远。”7月20日,李大庆回忆。

因此,尽管李大庆名下有680亩林地,但由于早早转行,长期以来,他基本没过上“靠山吃山”的日子。

不过,随着镇坪黄连产业的崛起,对许多像李大庆一样的农民来说,“林下生金”不再是梦想。

“经权威机构测算,镇坪黄连的黄连素含量位居全国之冠,品质极佳。在全县范围内,又数华坪镇的黄连种植面积最广、品质最优。”华坪镇镇长汪礼胜说,近些年,围绕打造“中国黄连第一镇”的目标,全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林下种植、推广规模种植、建设示范基地、改良黄连品种,稳步做大基地、做强加工、做优康旅。

李大庆开始重新打量这片山林。

“育苗!”

2021年,首批200万株苗子卖出5万多元,让李大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更让他高兴的是,2022年,镇坪县专门出台了奖补政策,对发展50亩以上的黄连种植户,每亩奖补1000元,同时还以每亩200元的标准发放管护补贴。

“这样一来,自己栽种黄连不但要比卖苗子挣得多,还没了顾虑。去年,我种了83.5亩黄连。9万多元的成本,自己实际只掏了1万多元。”李大庆高兴地说,“虽然要种上5年才有产出,但有了政府的好政策,种植成本并不高。到时候,哪怕按最保守的产量和售价来算,这批黄连也能卖50多万元。”

“种下苦黄连,生活比蜜甜。”基于良好预期,李大庆今年把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多亩,并计划向着200多亩的目标进发。

与李大庆重操旧业不同,华坪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张安华一家三代都以种植黄连为生。

7月20日,趁着天气晴好,张安华一早便来到标准化育苗基地忙活,不时还要手把手地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现在种黄连,讲究精细化、规范化种植,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张安华举例,“光是改变种植方式,把砍树搭棚、直接播种改为大棚育苗、林下移栽,就能把种植密度从亩均3万株提高到7万株,亩均产量从100多公斤提高到200多公斤。”

种植黄连,三分靠种、七分靠管,要注意的细节特别多:每亩地该用多少株苗子?遮阴要遮到什么程度?移栽的时间、密度如何把握?采摘频次、补种数量如何确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既发挥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的带头示范作用,也与中国药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强合作,建设种子繁育基地、标准化育苗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人才培育基地,进一步培育优良品种,扩大品牌影响。”汪礼胜说。

基地在华坪,加工在飞地,研究在高校。近年来,华坪镇念活“药字经”,蹚出了一条“爱山护山”“育山富民”的黄连产业发展新路径,绘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

目前,华坪镇已发展黄连1.2万亩,分为9个片区,通过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的形式,党员干部为村民讲明政策、讲清技术,并牵头解决从种植到销售的各类问题。

“全镇6.7万亩林地中,有2.95万亩阴坡地适宜黄连生长。根据县上统筹安排,我们今年将扩种4000亩,5年内计划把阴坡地全部利用起来,并逐步开发2万余亩阳坡地。”华坪镇党委书记王玉龙说,“届时,全镇将种植5万余亩黄连,70%以上的农户将被镶嵌到黄连产业链上,黄连产业收入将占农户经营性收入的70%以上。”(记者 陈志涛)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