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种植芒果成本(广西荔枝、龙眼产业:大而不强,由量到质升级是关键)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9|点击次数:


作者:编辑部 赵丹 王颖 于平平 胡晶晶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每年进入6月份,荔枝都会冲上热搜,果肉晶莹半透,软脆浓滑,让人口水直流。

其实,以荔枝、龙眼为代表的热带果品是我国热作产业的骨干品种,无论种植规模、生产技术,还是市场影响力,我国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更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大宗水果,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蕴藏着亿级的农资市场容量。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省(区)是中国龙眼、荔枝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其中,广西是全国排名第二的荔枝龙眼大省,从第十八届中国(广西)荔枝龙眼产销对接活动推介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广西荔枝龙眼种植面积近400万亩,年产量超过120万吨。

广西是荔枝的主要原产地,早在2100年前就有栽培,种植主要集中在广西南部,分布于灵山、钦南、钦北、浦北、合浦、防城、东兴、北流、玉州、兴业、福绵、博白、陆川、桂平、平南、港南、容县、横县、邕宁、隆安、苍梧、藤县等22个县市区。概括来说,优势产地为钦州市、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目前灵山、钦北、浦北、北流、桂平是广西最负盛名的荔枝主产大县。

主栽品种涵盖早、中、晚熟,有黑叶、禾荔、大造、三月红、白糖罂、妃子笑、鸡嘴荔、桂味、仙进奉、糯米滋、灵山香荔、博白糖驳、钦州红荔、白蜡等十几个品种。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主要是桂味、仙进奉、井岗红糯、岭丰糯、观音绿等。

截至2019年,广西荔枝园面积达244万亩,年产量58万吨,2020年广西荔枝产量达到80万吨左右,预计增10%左右。

龙眼也叫桂圆,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可鲜食,可加工,可入药,极具经济价值。广西的龙眼主要分布在南宁、钦州、崇左、玉林、贵港和梧州6个市,其中南宁的武鸣区、崇左的大新县、贵港的平南县、玉林的北流市,都属于龙眼生产大县(市、区)。主栽品种有石硖龙眼、大乌圆、储良、灵龙等。

2017年,广西的龙眼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5万亩,总产量59万吨,估算产值为43亿元,2019年龙眼50.74万吨。

广西荔枝龙眼种植分布

广西荔枝、龙眼产业:大而不强,由量到质升级是关键


一个个浑圆饱满、爽滑香甜的成熟荔枝挂满枝头

广西荔枝、龙眼产业:大而不强,由量到质升级是关键


大小年现象突出,陷入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荔枝上市,百果让道。

荔枝有着最具竞争力的水果名头,这种“霸气”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整体提升,现在已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水果,不再是贵到吃不起。因为在农产品市场,任何农产品都无法突破自身的周期性弱根。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任何农产品的上市,都会集中性的被抛向市场,会呈现出短暂性的供大于求,即使有再大的市场销售量,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算具有“一果上市,百果让路”之美誉的荔枝,也难逃这种命运。

荔枝、龙眼的大小年相比柑橘、芒果表现更为突出,这也导致广西的果农容易陷入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广西荔枝、龙眼通常集中在每年5—7月扎堆上市,在时间上容易和广东的造成重叠,阶段性市场供给压力大,广西在品种和品质上又不占优,区域、品种荔枝价格差距很大,不同品种亩产值差距能达到5000元以上。荔枝价格趋势每年基本按照高开-平稳-翘尾走,以今年的桂味为例,区域价格差异很大,广东茂名的地头收购价在14-20元/斤,灵山桂味地头收购价则在15元/斤左右,妃子笑等常规品种的收购价更是如此,商贩压价,果农贱卖。”钦州市正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永瑞告诉记者。

谢总表示,荔枝“大小年”,都伤农。一亩荔枝的种植成本由化肥、人工、种苗等构成,总体成本在1500元,而一亩荔枝大概能产400斤左右,除去成本,一亩荔枝的利润在2500元左右。龙眼一亩的产量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一般亩产350~400公斤,多的也不过千斤左右。以市场价格中间值8元来计算,一亩的利润在5600元~6400元,除去成本大概在4000多元左右。

如果再算上管护和采摘的人工成本,很多荔枝龙眼果农那就要赔钱了。所以,这几年,真正赚到钱的农户并不多。

以今年为例,今年是荔枝的中大年,行情更不好,年前受疫情影响,荔枝6月集中上市的时候又受新发地疫情的裹挟,销售压力很大,马上要在7月中旬上市的龙眼销售也必将受到波及,收购商稀少,压价严重。

荔枝大小年现象是每隔一年就出现一次,大年的时候,荔枝遍地都是,卖不完也吃不完。究其原因,上市期重叠、加工比例低、物流成本高、保鲜储运水平低、非优品种占比高,这些都是当前困扰广西荔枝产业难以强盛的痼疾所在。

俗话说,荔枝一日变色、三日变味,若不加任何防腐剂,一般5—7天就全部褐变,鲜荔枝的杀菌保鲜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虽然这几年广西荔枝的冷链保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缺位很大。目前广西市面上常用的荔枝的储藏方法有低温储藏、冰水预冷、包装处理法、浸酸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等。但因荔枝采摘后,从地头到分拣包装过程中消耗了一定的时间,荔枝的鲜度受到影响,这自然就限制了荔枝的销售范围。

和荔枝一样,广西200多万亩的龙眼也受大小年的影响很大,也经常会陷入滞销,原因跟荔枝无异。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大、品种单一、品控难以掌控。大小年现象的存在,也直接导致很多种植户就懒得管理了,尤其是大年的时候,当然也包括大部分不会管理的种植户。大小年,其实更多折射出的是广西荔枝龙眼产业亟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果农才不会年年陷入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优质特色荔枝品种仍俏销

优果优价,优质果品永远有市场,不愁卖,荔枝犹然。

应对大小年,更换品种是最有效的办法,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荔枝品质提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迟熟品种如岭丰糯、井冈红糯、鸡嘴荔、仙进奉等优质特色品种供不应求,俏销市场,价格不断走高。

广西不少果农从2017年就开始改种一些迟熟品种,减少黑叶等禾荔的种植,例如今年广西鸡嘴荔表现良好,浦北县的鸡嘴荔4-5元/斤,名牌产品香山鸡嘴荔收购价50-60元/斤,果农经济效益高。近几年现在龙眼也在发展一些新的晚熟品种,谋求效益的增长。

种植管理粗放,农家肥、大肥是主角

在广西,和芒果一样,荔枝龙眼的种植也以散户种植为主,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种植管理更为粗放,技术缺乏,用肥结构也很单一。

以龙眼为例,广西现有的200万亩龙眼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面积的龙眼品种属于野生本地或者已经老化的品种,管理不良,没有太多的商品价值。

这几年果农对种植荔枝和龙眼的依赖性在逐步降低,生产动力不足,再加上受大小年的影响,价格一直动荡,还有外部泰国、越南的夹击,相比荔枝,广西龙眼的种植面积是萎缩的。曾经的龙眼主产区武鸣,现在已是沃柑的天下,果农砍龙眼树改种更赚钱的柑橘的比比皆是。

据广西农垦华山农场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陶功庆介绍,广西荔枝、龙眼都是山地种植为主,标准化比较高的荔枝、龙眼果园面积虽然这几年在广西也在逐渐扩大,但这类果园估计面积占比很低,大多还是传统的老果园,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的农机设备缺乏,尤其是水利设施,很大部分缺乏灌溉和施肥的设施设备。小规模经营导致绝大多数小农户既无实力、也无必要单独购买大型农机具。

陶功庆表示,荔枝和龙眼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及全程技术管理要求很高,果农大多难以熟练全面地掌握这些技术。在广西的荔枝龙眼产区,专业的农艺师稀少,只有农场化运营的大果园才会配备有专业的农技服务师,老农户都是经验种植,大年的时候,技术应用难以到位,基本不管理,产量听天由命的居多。

还有一点在广西荔枝龙眼区很突出,就是劳动力不足,荔枝龙眼属于高大的乔木,在修剪、环割(环剥、螺旋环剥),尤其是采收环节,仍然高度依赖手工操作,人工成本高。例如,一亩荔枝每年每亩投入大约为530-970元。工人工资的支出是荔枝园一年管理过程中最大的支出,荔枝园一般是每位工人管理20-30亩,每位工人每月工资600-800元。

种植管理的粗放也导致在用肥上比较单一,主要是腐熟农家肥(鸡粪),尿素、叶面肥、复合肥(高塔硝硫基)为主、还有少量的水溶肥,特肥在这里几乎没有太大的市场。价格行情的动荡,让农户对肥料的价格比较敏感,高价位的特肥很少购买,只有个别赚到钱的大户舍得投入。

钦州市正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永瑞表示,荔枝龙眼的用肥市场容量肯定是亿级的,但农户这几年用肥的积极性普遍较低,且大多倾向于选择购买低价肥,有的甚至都不用肥,特肥就更卖不动。像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农民用肥积极性很差,导致化肥销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目前活跃在广西荔枝龙眼产区的国内外肥企有狮马、康朴、雅冉、金正大、史丹利、新洋丰、红四方、深圳芭田、广东拉多美、北京世纪阿姆斯、台湾五洲、勒夫、广西易多收等。外企品牌占据主导,国产大肥头部企业占据优势,特肥企业品牌寥寥,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两虫两病”防治难,农药市值大

相比柑橘、芒果庞大的农药市场容量,荔枝龙眼作为小宗作物,用药水平相对更低,农资容量也相对小一些,但值得关注,市值很大。

在病虫害层面,龙眼的虫害有荔枝椿蟓、茶色金龟子、小灰蝶、炎丝蛾、蝎天牛、龙眼树干蛀虫、后黄卷叶虫、龙眼袋蛾;病害有鬼帚病、地衣和橡皮病,因为龙眼树本身就有很好的抗性,所以用药不是特别多,一棵龙眼树的用药成本大抵在20元左右。

截至2020年7月1日,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我国登记在龙眼树的农药产品仅仅只有8个,登记有效成分包括赤霉酸、多效唑、28-表芸·赤霉酸、氯氰·毒死蜱、咪鲜胺;主要用于龙眼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登记杀菌剂产品只有1个,用药还是比较短缺。

荔枝好吃难种也是公认的,尤其是病虫害种类比龙眼多,病害主要有霜疫霉病、炭疽病、藻斑病、叶斑病、煤烟病、酸腐病;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象、蛀蒂虫、瘿螨、叶瘿蚊、卷叶蛾类、吸果夜蛾、蓟马、小灰蝶、龟背天牛等。

其中,尤以蛀蒂虫、蝽蟓、霜疫霉病、炭疽病为代表的“两虫两病”防治是果农最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农户自防方案荔枝全年用药8—10次,一棵荔枝树的农药成本在70元左右,市场潜力大,当前登记在荔枝上的农药产品仍远不能满足果农需求。

截至2020年7月1日,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我国登记在荔枝上的农药产品有134个,登记有效成分包括咪鲜胺、赤霉酸、代森锰锌、氟节胺、毒死蜱、24-表芸苔素内酯等,登记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剂、水分散粒剂、可溶粉剂等,主要用于荔枝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等。登记杀菌剂产品72个,杀虫剂产品43个,可见登记主要以杀菌剂、杀虫剂为主,植物调节剂还较少。

其中,24-表芸·赤霉酸用于荔枝树调节生长,仅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和云南云大科技农化有限公司2家正式登记;除虫脲用于防治荔枝树蛀蒂虫国内仅有山东源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3家登记;喹啉铜用于防治荔枝树霜疫霉病国内登记也仅有山东省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青岛恒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3家。

这些登记数据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荔枝龙眼专用农药市场空白极大,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开发。

陕西农心作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区经理孟向荣表示,与动辄上千万亩种植规模的大宗作物相比,荔枝龙眼属于小宗特色作物,种植效益一般,农药使用量有限,农药生产企业从经营利润上考虑,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田间试验和农药登记。当前很多农药企业把主要的人力、产品、方案都投注在广西大热的柑橘上,对于荔枝龙眼投注的团队、产品都相对较少,但二者的用药前景很广阔,会做好聚焦。

目前活跃在荔枝龙眼区的国内外药企主要有拜耳、先正达、巴斯夫、科迪华、四川国光、江苏辉丰、江苏龙灯、海利尔、中农立华、绿色农华、江门植保、厦门毅植、上海升联、上海悦联、青岛奥迪斯、西安汤普森、陕西农心、浙江龙湾化工、安徽华星、广西田园等。依旧是外企占据主导,其中,今年上市的拜耳更多荔枝发展势头强劲。

“光驱避”法渐成荔枝绿色防控新风尚

在荔枝收购上,收购商要求荔枝蛀果率必须低于5%,所以,在广西荔枝产区,“光驱避”逐渐成为荔枝绿色防控新风尚。

这种创新型的防治方法目前主要适用于防治荔枝蒂蛀虫,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和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研发,可以有效地防治蛀蒂虫为害。

从2月到荔枝收果期结束,果农们一般需要专门对荔枝蛀蒂虫喷施杀虫剂5-8次,不过树形太高,会影响杀虫效果,果品也受影响。蛀蒂虫成虫昼伏夜出,仅在夜间发生交配活动,广西农业科学院的植物保护研究所团队通过科研团队多年研究发现,蛀蒂虫具有畏光的特性,利用该特性,经过反复试验证明,在荔枝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夜间通过挂灯照亮果园,模拟白天的光照环境,通过高亮度“欺骗”蒂蛀虫停止活动,可以达到干扰或驱避蛀蒂虫为害目的,实现不用化学农药的绿色防控荔枝蛀蒂虫。

截至2 0 2 0 年7月1日我国在荔枝上的部分农药登记产品

广西荔枝、龙眼产业:大而不强,由量到质升级是关键

“光驱避”法在广西荔枝产区成为绿色防控蛀蒂虫的风尚

从2015年至今已相继在在钦州的浦北县和灵山县等荔枝主产区进行推广,这种防控效果好,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极易为广大果农所接受,使用该技术的果园的荔枝价格更高。当前灵山县已将试点推广面积扩大至2万亩,现在只要是灯光所到之处,都能避免蛀蒂虫的出现,实现了虫果率为零的突破。

当然,这种绿色的防控方式对荔枝果品的整体提升是长远的,但大面积推广开来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更多的果园验证。

作为广西传统优势产业,荔枝龙眼的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凸显,但整体来看,大而不强,亟待由量向质转型升级。

要缓冲东南亚进口水果带来的冲击,长远来说,还是要着眼于解决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品种、农艺种植制度和农机的配合着手,整体提升果园管理自动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关键要围绕市场种植,着重从品种选育入手,让早熟的品种更早熟,晚熟的品种更晚熟,以延长上市期;从保鲜技术和改良品质方面入手以延迟荔枝龙眼的货架期;同时延长产业链条,让荔枝龙眼产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加,这两个产业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荔枝和龙眼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及全程技术管理要求很高,果农大多难以熟练全面地掌握这些技术。

来源:营销界 2020,(27),72-79

作者:编辑部 赵丹 王颖 于平平 胡晶晶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