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太仓种植(探寻“太仓老味道”:红烧黄瓜、糖醋黄瓜、酱黄瓜)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2|点击次数:

黄瓜架是我家小院一道绝美的风景。春来时,妻子在院中的菜畦里种下了十几棵黄瓜秧。

在春日温暖阳光的爱抚下,黄瓜苗穿起了绿绿的衣裳,苗伸出了蔓,蔓长出了叶,一蹭一蹭向上攀爬。

不经意间,碧绿的藤蔓上开出了小小的黄花,渐渐地,小花失去了光泽,一根根顶花带刺的水灵灵的翡翠色大黄瓜挂满了黄瓜架。

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清代太仓诗人吴梅村《王瓜》一诗描写的景象:“同摘谁能待,离离早满车。弱藤牵碧蒂,曲项恋黄花。客醉尝应爽,儿凉枕易斜。齐民编月令,瓜瓞重王家。”

探寻“太仓老味道”:红烧黄瓜、糖醋黄瓜、酱黄瓜...

太仓人早已开始种植黄瓜,明嘉靖《太仓州志》载:“有刺者,曰黄瓜。”黄瓜又叫王瓜、胡瓜、刺瓜、勤瓜等名。

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种子开始种植,所以初时称为胡瓜。隋大业四年时,改名为黄瓜,后世又简称王瓜。又由于嫩黄瓜颜色青青,所以广东一带又叫它为“青瓜”。

黄瓜属于黄瓜葫芦科植物,这是一种攀援状草本植物,果实每年夏秋季上市。古人为了早点吃到黄瓜,已懂得暖棚种植。明代太仓人王世懋在《学圃余疏》中记道:“王瓜,出燕京者最佳。

其地人种之火室中,逼生花叶,二月初即结小实,中官取以上供。”可见,早在明代邑人已经从北京人那里获得了暖棚栽培黄瓜的技术。

当然,古代没有现在科学发达,尤其是温室的反季节黄瓜的价格是很贵的。清代诗人李静山有《增补都门杂咏》诗:“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微物不能增寿命,万钱一食亦何心。”黄瓜不但价贵而且稀罕,宋代陆游有“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的诗句。

黄瓜水分多,酥脆可口,特别适宜做凉菜,如拍黄瓜、炝黄瓜皮、酸辣黄瓜等。可切丝做菜码,也可以用作拼盘、菜肴的雕刻或装饰材料。热菜多用于炒、熘等菜的配料,也做瓤菜,或用于汆汤。又常用作酸渍、酱浸、腌制菜品原料。黄瓜含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是理想的减肥食品。但黄瓜有苦味,切下瓜蒂与瓜身摩擦,洗净白沫即可除苦。

糖醋黄瓜,被《太仓县志》记入传统凉拌菜。太仓人喜欢吃凉拌黄瓜,黄瓜切片加生抽、麻油、糖一同拌食,入口香脆爽口,是夏令家常的必备蔬菜。我喜欢在凉拌黄瓜中加入几滴醋,那风味就更加鲜爽了。黄瓜切丝可以拌海蜇丝、拌肚丝、拌鸡丝、拌粉皮等,各有风味。在食堂我还吃过黄瓜塞肉,将黄瓜切断约两寸长,挖去瓜子,塞入猪肉香菇馅蒸熟,很有特色。

探寻“太仓老味道”:红烧黄瓜、糖醋黄瓜、酱黄瓜...

红烧老黄瓜是太仓老味道。老黄瓜吃口太老,风味不及嫩黄瓜,不宜生吃和拌吃。我妻子喜欢吃老黄瓜与河虾同烧,这又是另一种口味。黄瓜去皮挖去瓤,斜切成条,河虾爆炒后加入黄瓜一起烧熟。醇香的老黄瓜中渗入了虾汁的自然鲜味,比河虾更好吃,咬入口中还未细嚼已咽下,感觉软烂鲜香。

酱黄瓜是我们喜爱的稀饭小菜。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这样记道:“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可见古人也喜欢它。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两根酱黄瓜和一碗稀饭是我的早餐。

黄瓜炒鸡蛋是家常菜。黄瓜洗净切片,把鸡蛋打入碗内,加入盐和料酒调拌均匀,把香葱切成碎。放油加热至六成热,倒入调好的蛋液炒成蛋碎块盛出。锅中留底油下入葱碎爆香,下黄瓜片,快速翻炒均匀,加入盐、煸炒至断生,再加入蛋块,翻拌均匀即可。

黄瓜还可当水果吃,虽无水果之甜,却有清香之味。记得二十多年前,一家宾馆接待一位贵宾,按惯例往往在客房里放上各种水果,但这位客人却只要求放两条黄瓜,当时我很纳闷,后来发现这样吃对身体十分有利。口渴时,我会到院中摘下一根黄瓜,洗净后一边欣赏瓜架下的黄瓜、一边美美地咬嚼着原汁原味的黄瓜,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这也是道别样的风景。

【来源:太融e;编辑:苏小新】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