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潼南黄精种植基地-潼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开启科技特派员“三级”服务新模式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7|点击次数: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技术送进田间地头。8月17日,笔者从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获悉,潼南区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形成了“区级创新团+镇街服务队+村级工作站”的综合性、组团式“三级”服务新模式,用创新理论知识和高新技术助力当地乡村产业振兴。

建好区级创新团 创新技术示范成果

潼南有一支“区级创新团”,这支团队152人,成员是来自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柑橘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重庆食品工业研究所、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人才专门针对潼南区柠檬、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需求而建。自创立以来,科技特派员带头建设了新型研发机构1家,入选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1人,荣获重庆市杰出英才奖1人。

在组建潼南区内的创新团队的同时,潼南注重和毗邻地区的人才合作。重庆潼南与铜梁、合川和四川遂宁签订《科技特派员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完善工作机制,共建涪江流域科技特派员精英团队;与彭水共同组建潼南·彭水科技特派团,加强资源共享、专家共用,选好用活成渝专家资源,积极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每年集中开展活动5次。据了解,潼南健全科技成果入乡孵化转化机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瞄准了农业主导产业,为了解决发展瓶颈,潼南区实施了市科技局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柠檬果胶生产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配套设备研发》及《高功效、高附加值柠檬产品深加工》《柑橘类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黄精种植技术集成优化及示范》等一批中央、市、区级科研项目。据统计,潼南已建成柠檬科技创新示范园500亩、枳壳科技创新示范园2000亩,辐射带动2万亩柠檬和枳壳基地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开发柠檬精深加工产品3个,完成柠檬果片和柠檬汁的生产工艺规程2份,指导企业建立柠檬果片生产线1条。

设立镇街服务队 培训人才推广技术

创新团队成立了,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团队成员深入到了潼南区23个乡镇,结合市级科技特派员和区级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潼南为每个镇街各选派一支由市级科技特派员牵头、区级科技特派员共同服务的5-6人的“镇街服务队”,重点对接全区6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和脱贫村,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们在镇街开展农服中心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在当地建立一支技术骨干队伍、一批本土技术传播人,打造一支“不走的科技特派员服务队”。截至目前,潼南已累计培育基层技术骨干531人,农村致富带头人471人。

各级特派员“出师”后,深入到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推广新技术,一对一精准服务,点对点解决难题。据统计,2021年,各级科技特派员服务村、企业、合作社612个,线上线下服务1375次,培训5132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78个,引进、推广新品种345个,引进、推广新技术105项,发放技术资料、手册12000余份,带动企业、合作社、脱贫村增收1600万元。

搭建村级工作站 支撑产业振兴乡村

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将技术送入田间地头。潼南在产业基地建设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输送先进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让科技特派员在农村有家。2021年,潼南建成了蔬菜、中药材和柠檬等市级专家大院4个、区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

通过一系列摸索和实践,潼南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创新基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产业链”等技术支撑服务模式、向农村基层输送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和经营模式。区级蔬菜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潼南区宝龙镇严寨村党支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完善“三变”改革模式,建成“辣椒+榨菜”和果树套作种植模式蔬菜基地2000余亩,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2021年2月严寨村党支部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截至目前,潼南区太安镇罐坝村市级蔬菜专家大院立足于潼南蔬菜产业,以国家“三区”科技人才为依托,升级打造了规范化、品牌化的国家级星创天地“星创天地·潼南农家”,引领以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形成“创业富民、创新兴农”的新常态,累计开展创新创业培训3900人次、推广新技术、新产品83项,引进新品种125个,培育创客企业186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通讯员:陈靖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