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大雅柑的种植枝术-精准扶贫在三湘丨种好大雅柑 明天比蜜甜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7|点击次数:

湖南日报新湖南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阳新 何韬

6月5日,记者走进衡南县泉溪镇喇叭堰村,广袤的紫色页岩山地引人注目,四处散落的绿色植被带来了勃勃生机,村民罗为香正在为几棵植株锄草。

“这叫大雅柑,村里正在大面积种植,我帮忙料理这些作物赚取劳务费,收入比过去高多了。”罗为香一边锄草一边对记者说,晶莹剔透的汗珠从她额头顺着脸庞滑落。

2000年,罗为香和丈夫耕作着一亩稻田,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仅4000元左右。2015年精准识别被评为贫困户。她后来陆续生下两个小孩,丈夫又因摔伤疗养了半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和罗为香一样,村里还有不少贫困户,如何帮助他们?

“因地制宜搞特色产业,带动村民们富起来。”面对村里连片的荒山,村支书刘安生下定决心。取土样、化成分、找专家……刘安生得知村里的土壤适合栽种石榴、橙、枣等果木,开始考虑具体种植哪些作物和品种。

“刘书记,我向您推荐一种水果。”回喇叭堰村探亲的大老板罗国芬知道了刘安生的心思后,立马提着几斤柑橘找到了他。

“罗总,这么客气呀,还带礼物来。”刘安生打趣道,剥开一个柑橘品尝起来,“真甜啊,比橙子更清甜、细腻,有着自然的香与纯粹的甜。”

原来,这柑橘名叫大雅柑,是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10多年杂交选育而成的品种,果大无核,甜味浓郁,当时市场均价为每公斤16至20元。

刘安生如获至宝,他迅速组织村干部对全市的水果种植基地与销售市场进行调查,向省里的农业专家请教,最终确定了在村里大面积种植大雅柑、沃柑的计划。“大雅柑生长习性很适宜衡南的气候、土壤,上市季节为每年12月份。目前,衡阳地区只有衡山少量种植了该作物,市场前景可观。”

2015年,罗国芬私人出资,向政府申请产业扶贫贷款,组建衡南县永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全村近2000亩土地种植大雅柑、沃柑、石榴等作物。目前,已种植大雅柑面积达1000亩。

“我们种植的大雅柑是新品种,成熟期比一般椪柑要晚一个月左右,预计每亩收入超过5000元,3年后挂果,每亩产量3000公斤,5年后盛产,每亩产果5000公斤左右。”罗国芬说,目前,该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土地入股、金融扶贫、长期雇佣和临时聘用等多种方式,吸引周边乡村100多户农户参加,帮助全村60多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永富公司一成立,我和老公就应聘进来,每天给大雅柑施肥、锄草、杀虫,每年劳务收入8万元左右。”罗为香告诉记者,她还抽空参加由县人社局和公司联合组织的大雅柑栽培技术培训班,逐步掌握了种植大雅柑的栽培技术,工作得心应手,现已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对于农产品,销路是关键。对此,罗国芬早已胸有成竹:“这些年我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公司老总,知道我在家乡种植大雅柑、沃柑,都等着收购我们的产品呢。”

“公司鼓励乡亲们都来种植大雅柑,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刘安生告诉记者,他们已在县人社局的推荐下,向省里递交了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申请材料。“未来几年,公司将扩大大雅柑种植面积到3000多亩,更新种植品种,让村庄一年四季都有美景赏,鲜果尝。”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唐曦]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