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山楂种子的种植方法(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一)常用砧木

我国野生山楂资源十分丰富,这些野生山楂种类均可作为山楂的砧木。全国各地分布的山楂砧木种类不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适用于辽宁、吉林等地的砧木种类主要有辽宁山楂、光叶山楂和毛山楂;适合京津和河北北部等地的砧木种类主要有桔红山楂、 甘肃山楂和辽宁山楂;适合太行山区等地的砧木种类主要有野山楂、华中山楂、湖北山楂及其各种实生类型。 根据砧木对树体大小的影响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乔化型,如豫北地区的孔杞、公鸡蛋和豫西地区的木虎梨等,用这些类型作砧木培育的嫁接苗长成的树体为乔化型。另一类是河南南阳等地的莫合梨和确山等地的山里红等,用这些类型作砧木培育的嫁接苗,长成的树体为矮化型。据全国山楂资源考察组调查,野山楂与山楂的亲和性好,且有明显的矮化和早果效果,一般嫁接后第二年即可结果,盛果初期树,树高仅1.5~2米,冠径2~3米,单株产量可达50千克以上。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二)苗木的培育与管理

1. 砧木苗的培育与管理 培育山楂砧木苗的方法主要有播种育苗、埋根育苗和归圃育苗。(1)播种育苗 采用播种育苗,种子来源广泛,适宜大量繁殖,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而且技术容易掌握,嫁接苗质量好,栽后成活率高,是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① 种子的处理 除软核山楂、阿尔泰山楂和甘肃山楂等种类的种子经一个冬季的层积,翌春播种可出苗外,正常采收的多数山楂种类的种子需经两个冬、秋和一个夏季的连续层积,到第三年春季播种才能出苗。其原因是种子的种壳厚,致密坚硬,透水透气性极差,不易开裂。为了缩短山楂种子层积时间,加快育苗速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适当早采适宜采种期是在山楂果实的着色初期,在此期,种子中的种仁已经成熟,种壳尚处于硬核期而未完全木质化,致密度低,取种后立即播种或层积后于第二年春季播种出苗率均较高。采收过早,种子成熟度不够,采收过晚,种壳开裂困难。辽宁省海城市在8月上、中旬山里红果实的果面由绿色转为微红色或有20% 左右的红晕时采收,采后立即播种,第二年可发芽出苗。河南省太行山区和山东省胶东地区的经验是在8月中、下旬果实初上色期采 摘,取种后,将种子薄薄摊开,曝晒与风吹15~30分钟,曝晒过程中经常翻动种子,2~3 小时后将种子收起,裂壳的种子可达 68.3%~86.7%,然后沙藏层积,第二年萌芽前播种。 凉水浸晒处理将秋季正常采收的种子用清水浸泡一夜后,第二天上午将种子薄薄地摊在石板上或水泥地上、铁板上曝晒,于15时左右收回, 浸入清水中泡一夜, 如此反复处理, 直到有 50%~70%的种壳开裂为止。在曝晒中要做到壳干仁不干。据王金良报道,在破壳处理的前提下,于层积前再用100毫克/升的GA3 水溶液或5毫克/升的三十烷醇水溶液浸泡60小时,对提高山楂种子萌芽率具有良好作用。 温凉水浸晒处理 1、2 月份,将秋季正常采收的种子用 45~50℃的温水浸种2~3天,每天换两次水,取出种子摊在水 泥地上曝晒,于15时左右收回,浸入冷水中浸泡,如此反复10 次左右,待种子全部裂壳后沙藏层积,于第二年春季种子萌芽前播种。 冻烫处理将秋季正常采收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0天左右,捞出种子,在阴冷处摊开5厘米左右厚冻1~2天,再将种子放入 65℃的热水中搅拌,水温降到室温时停止搅拌,如此处理3~4次, 待大部分种子的种壳开裂后沙藏层积。 化学处理将种子用清水浸湿后晾至半干,用30%工业盐酸浸泡3~4小时并不断搅拌,当种壳由黄色变为深褐色时捞出。也可用剪子剪种的方法检验处理的程度,浸泡2.5~3小时后,取少量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剪子剪种子,易剪断的为适度。捞出种子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1~2天后即可沙藏层积, 在第二年春季发芽前播种。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② 沙藏层积 将处理过的种子用 “常规育苗”的层积方法层积处理。翌年3月初检查种子的萌动情况,待有20%的种子萌动后即可播种。 ③ 播种 育苗圃地应选在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可在春、秋两季播种,秋季播种宜在10月底至11中旬 土壤结冻前进行,此期播种的种子可不经沙藏处理。春季播种一般在3、4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种子需经沙藏处理。据在河南辉县市观察,3月8日播种,3月下旬有10%的苗出土,4月上旬是集中出苗期。 播种前每亩施入4000~5000千克的腐熟有机肥和30~50千克 的过磷酸钙,犁深20~30厘米,耧平耙细作畦,畦面宽1米,长度可根据地块来定,南北走向。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开沟播种, 开沟深度与土质有关,沙土地深些,黏土地浅些,但不宜超过3厘 米。按宽窄行每畦播4行,边行距畦埂10厘米,窄行20厘米,宽 行40厘米,每亩播种量为大粒种子25~35千克,小粒种子15~ 20千克,播后覆土。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2)归圃育苗 归圃育苗是河南各山楂产地常用的一种培育砧木苗的方法。它是将在自然条件下山楂根系长出的根蘖苗或生长的实生小苗移栽到苗圃集中管理成为砧木苗的方法。归圃育苗可以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就地取材,方法简便,容易掌握。 在自然条件下萌生的根蘖苗根系多不发达,苗木不整齐、不健壮。利用人为措施可促发较为健壮而整齐的根蘖苗。方法是:早春萌芽前,在山楂大树树冠外围挖宽30~40厘米、深20~40厘米的沟,切断部分直径2厘米以下的根,将适量腐熟有机肥填入沟内, 灌水后覆土,断根伤口愈合后即可产生较好的根蘖苗。土质较为疏松的地区,春季在大树树冠下翻刨,施入一些有机肥后灌水,也可促生大量的根蘖苗。 归圃时期以7~9月份的雨季和秋末两个时期较好。归圃的苗木不宜过大,以直径0.3~0.5厘米、苗高不超过30厘米,并带有较多须根的苗为好。 归圃前,应先将圃地深翻整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开栽植沟时,每亩再施入10千克的尿素。归圃时将苗按大小分级分别栽植,以便于管理。地上部剪留2~3厘米,伤根和过长的根修剪后再栽植。栽植前用10毫克/升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根12 小时或用25毫克/升的吲哚丁酸浸根10小时,会显著提高根蘖苗栽植成活率。栽植方式有畦栽和垄栽两种。畦栽,一般畦面宽1.2 米、长10~20米,每畦按宽窄行栽4行,两边行距畦埂10厘米、 窄行30厘米、宽行40厘米,株距12~15厘米。如果垄栽,一般垄宽60厘米,每垄栽两行,株距12~15厘米。栽植深度以原根颈部位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土壤,灌入透水,入冬前封土高于已剪截的苗干1厘米。次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扒开土堆。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3)埋根育苗 埋根育苗是利用山楂根系容易产生不定芽形成萌蘖的特点,取其一定长度的根段埋入土中,使其生根发芽而培育砧木苗的一种方法。据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试验,埋根育苗成活率可达98%以上,当年可嫁接株率在65.3%以上。 为了获取大量根段,可结合山楂大树秋季挖沟施肥、归圃育苗以及苗木出圃时选取种根。种根粗度以0.5~1厘米为宜。若根过细,则根内营养不足,出苗能力不强;若根过粗,已经老化,产生不定芽的能力差。将采取的种根剪截成15厘米长的根段,用湿沙埋于沟内。 早春整地作畦埋根。要求畦面平整,土壤碎松。按50厘米的行距开20厘米深的沟,将根段的上端向上斜埋于沟内,覆土、灌入透水。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4)绿枝扦插育苗 6月中旬前后,选取幼龄植株砧木上萌发的半木质化枝条,剪截成12~15厘米长,在上端距芽上方0.5厘米处平剪,下端在最下一芽下方0.5厘米处斜剪成马耳形,保留插穗上部的3~4片叶,每片叶剪去一半。扦插前用5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水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小时。将插条插入铺有4~5厘米厚湿润干净河沙的插床上,插后搭塑料薄膜拱棚,拱棚上遮荫。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80% 以上,气温控制在 30℃ 以下,地温保持在 20~28℃。气温过高时,可将拱棚两头的塑料薄膜掀开通风,并不断喷水。据王玉民等报道:在上述条件下,插后10天内愈伤组织可达100%,插后30天开始生根,插后45~95天生根率可达90% 以上,苗高60~81厘米。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5)苗期管理 为加快出苗速度和苗木生长,播种后覆盖地膜,苗木出土后及时破膜,露出幼苗,4月下旬揭膜。幼苗长出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移栽,株距以10厘米为宜。移栽后立即浇水, 促使土壤沉实与根系密接。苗木长至30厘米时及时摘心并抹除苗木基部10厘米以下的萌芽,以利增粗和保持嫁接部位光滑,便于 嫁接。对归圃平茬再生的根蘖苗,如有分枝,保留顶端一个强壮新梢,其余的疏除。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土壤干旱,可在早晚喷水增墒,切忌大水漫灌,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苗木出土后, 水分的多少是影响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若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每次灌水后及时松土保墒。 5月下旬是苗木的第一次生长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 苗木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为促使苗木快速生长,5月中下旬和6 月中下旬每亩各追施10~15千克尿素,每次追肥后立即浇水。 山楂白粉病和缺铁性黄叶病是山楂苗期的主要病害。在河南大多数地区,山楂白粉病开始发生于5~6月份,可在发病前喷施1~ 2次0.1~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预防。发病期间可喷施25% 的粉锈宁乳剂1500~2000倍液防治。防治缺铁性黄叶病,可在5 月中旬喷施一次0.2%的硫酸亚铁+0.1%的硫酸锌混合溶液,间隔15天再喷一次,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为害山楂叶片的舟形毛虫、 天幕毛虫等可喷施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2500倍液。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2. 嫁接苗的培育与管理(1)接穗的采集与贮运 ① 接穗的采集 接穗应从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品种优良纯正、 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成龄母株的树冠上采集。选外围生长健壮充实的发育枝或中、长果枝作接穗,短果枝、徒长枝和细弱枝不宜作接穗。为了克服盛果期山楂树可供选取接穗少和远途运 输等问题,可建立采穗母本园,每年对采穗母株上的枝条进行适当重短截,并加强管理,促使多发生长健壮的营养枝,以提供较多的接穗。 芽接的接穗选用组织充实、已木质化而且芽子饱满的当年生新梢,最好随接随采,采下后立即去除叶片并剪除先端幼嫩部分,保留0.5厘米左右长的叶柄,以避免失水过多影响嫁接成活率。春季枝接,在芽膨大前采集接穗较好,也可结合冬季修剪采集接穗。应选健壮充实、芽子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作为接穗。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② 接穗的运输 从外地远距离采集接穗时,采下后应将全穗或接穗两端的剪口迅速蘸蜡,然后装入湿草袋或湿麻袋中,并在接穗间填入湿草后运输,运输途中应注意保湿、防止冻害和起热。运到目的地后,应将接穗浸水12~24小时后再嫁接或作临时贮藏。 ③ 接穗的贮藏 为保证接穗新鲜和嫁接成活率,延长嫁接时 间,应做好贮藏工作。夏季芽接,如果接穗当天用不完,可将接穗用干净的湿布包裹后,将接穗基部2~3厘米浸入水中,或吊入深井中,使接穗接近水面;如果数量较少,也可用干净的湿布包裹后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冬季采集、用于春季嫁接的接穗应挂上标签, 注明品种,用湿沙贮藏。在贮藏期间应注意经常检查,防止接穗受冻、受热、失水、变质。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2)嫁接的时期与方法 ① 嫁接时期 枝接以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嫁接为宜,此时,砧木树液已开始流动,接穗尚未萌芽,砧木根部贮藏 的营养物质已开始上运供给接口愈合和接穗生长,愈合快,成活率 高。河南省多数地区在惊蛰到谷雨前后嫁接。 芽接最适宜的时期是在砧木和接穗均离皮、接穗芽子已充实饱满的7月上旬至9月上旬。河南省在雨季已过的8月中旬嫁接最好。 ② 嫁接方法 山楂的嫁接以芽接为主、枝接为辅。嫁接方法与苹果相同。芽接多采用 “T”字形芽接和方块形芽接,枝接多采用劈接、切接、根接等。 (3)嫁接苗的管理 山楂嫁接苗的管理与苹果相似。需要防治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缺铁性黄叶病,需要防治的害虫主要是食叶类害虫,如舟形毛虫、天幕毛虫等。

山楂育苗技术,掌握这些育苗技巧,就没有养不好的山楂苗

(三)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1. 材料与消毒 春季萌芽前,将枝条切成带有顶芽或腋芽的小段,经流水反复冲洗后用70%的酒精溶液浸泡30秒钟,再用0.1%的升汞液消毒 8~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剥去芽鳞,取其生长点,然后接在培养基上。 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茎尖培养基用 MS+0.1毫克/升IAA+0.5毫克/升 BA+0.5 毫克/升 KT+300毫克/升 LH;生根培养基用1/2MS+1.5毫克/ 升IAA 或0.5毫克/升IAA+0.5 毫克/升 NAA,或用 1/2MS+ 1.0毫克/升IBA,蔗糖15%,pH 值5.4~5.8。 培养条件为环境温度25~28℃,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1000~3000勒克斯。 3. 生长与分化 在培养基上接种茎尖3周左右,幼芽伸长并开始分化,9周左右可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15天左右可分化生根。 4. 炼苗与移栽 取出经过闭瓶和开瓶锻炼后的生根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栽入装有培养土的营养钵中,土∶沙培养土配比为1∶1,覆盖塑料薄膜保湿,避免阳光直射。3~5天后逐渐通风、光照和保温,温度控制在15~20℃,待生根后15~20天新根较多时移栽于大田。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