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地温种植(作物发芽看地温,掌握气温与地温的关系,合理安排播种期)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通常讲究五大因素,那就是水、肥、气、光、温,这五大因素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决定了作物最终的产量。其中水、肥、光这三者很多朋友都比较清楚,而“气”指的是土壤的含氧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含氧量高低影响根系的呼吸,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温”这方面的知识,供各位朋友参考。

什么是地温?

顾名思义,“温”指的温度,分别包含了空气温度与土壤温度。只有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作物才能生根发芽,植株健壮生长。特别是土温,农作物播种下去之后,种子的发芽要求地温高于一定的数值,才能够进行萌发。

作物发芽看地温,掌握气温与地温的关系,合理安排播种期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种子播种深度多数小于10厘米,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温指的是地表以下10厘米深处的温度。气象部门在观测的时候,往往只观测地表、5厘米深、10厘米深、15厘米深、20厘米深的数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的温差变化越来越小,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已经不大。

以即将播种的春花生为例,所需10厘米深土壤日平均地温通常要求在15度以上。在没有相关仪器进行测量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气温的变化来判断日平均土温,从而安排合理的播种期,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地温与气温的关系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不仅为作物生长提供光照参与光合作用,而且散发出来的热量可以有效的提升空气温度与土壤温度。因此,在日照最强烈的下午2点前后,土温与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在太阳即将出来的清晨时分,温度往往是一天中的最低值。

土温与气温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在晴朗天气,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子运动速度比较快,因此升温迅速,而土壤分子运动较慢,升温的速度较慢。这种情况下,空气向土壤传递热量,从而提升土壤的温度。

作物发芽看地温,掌握气温与地温的关系,合理安排播种期

不同时间段地温与气温的变化

当太阳落山之后,热空气向上流动散发热量,导致地面空气温度迅速降低。这种情况下,由于土壤热量流失较慢,可以缓慢的向空气中补充热量,从而保持夜间空气温度缓慢的降低。通常地温每升高1度,可以有效的促进作物生长,相当于空气温度提升2-3度的效果,这就是在农业生产中,早春温度较低的时候我们提倡地膜种植的原因所在。

如何根据气温测算地温

地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重要,而气象部门每天观测的数据包含气温与土温,但是很少进行土温的播报。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购买专门地温表进行测量,使用与普通的气温表有所区别。如果测量地表温度,把地温表平放在土壤表面,表身与感应球一半入土一半裸露在空气中。

作物发芽看地温,掌握气温与地温的关系,合理安排播种期

土温表测量方法

如果测量10厘米深的地温,为了便于读数,通常把曲管地温表以45度斜埋入土壤中,其中弯曲的感应球部能够直接平放在土壤某一深度,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由于土温是在不断的变化,测量日平均土温相对来说也比较麻烦,我们通常采用日平均气温来测算相应的日平均土温。

日平均气温测算比较简单,我们根据2点、8点、14点、20点这四个时间段的数值,四个数值相加之后除以4即可得出大概的日平均气温。假如一天中这四个时间段数值为6、7、12、9,可计算得出日平均气温约为8.5度。

作物发芽看地温,掌握气温与地温的关系,合理安排播种期

某地一年中各月份气温、地温统计数据

根据日平均气温来测算日平均地温,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公式,我们根据多年的气象统计数据,可以进行大概的估量。依据某地20年的气象统计数据显示:以10厘米深土温为例,全年每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均低于平均地温,其中相差数值最小的在3月份,相差数值最大的在9月份,全年日平均气温与日平均土温相差数值在0.8-2度之间。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平均气温加上统计数据得出的数字,即可得出大概的日平均土温。现在处于3月份,假如今天的日平均气温为8.5度,那么今天的日平均气温大概在9.3度左右。这种10厘米深土温的测算方法还是比较简单实用的,值得各位朋友借鉴。

最后,我还要提醒各位朋友,早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大,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某一天的平均土温盲目进行播种。应当综合多日的数据,只有地温持续稳定在某一数值之后,同时未来一段时间没有极端的倒春寒天气发生,这种情况下进行播种才是最稳稳妥的做法。

各位朋友,关于如何测算10厘米深的平均土温,你们明白了吗?喜欢的朋友请点赞支持老王,谢谢大家!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