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广西千层塔种植基地(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山海呼应 “医”往情深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 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资源县梅溪镇粤桂协作边溪茶场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徐卫(右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粤桂协作工作队领队邝兵(左二),桂林市副市长赵奇玲(左一)和资源县委书记黄钦(右一)共同为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资源县创新产业孵化园揭牌。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资源县县长王凤玲(前排右二)代表资源县人民政府与企业签约。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考察团一行在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资源县创新产业孵化园实地考察。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考察团一行在资源聚晖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实地考察。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考察团一行在梅溪镇粤桂协作边溪茶场实地考察。

资源县:开出致富“千金方”,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快车道”

  近年来,资源县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助力乡村振兴。图为资源县中峰镇八坊村百合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蔡立松 邹芳
  五月的资源,百花争艳、万物勃发、生机盎然。资源县地处广西越城岭山脉腹地,境内野生中药材品种多、产量大、品质好,药用植物达1800余种,有“天然药库”之称。资源县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全县大量种植茯苓,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1万亩,有黄精、白芨、玉竹、罗汉果等20多个大宗品种,药材品质好,药用价值高,是自治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县。
  5月19日至21日,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与资源县共同推进资源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迈上新台阶,推动该县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为资源县打造世界级旅游小镇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核心提示 协作前景
●一期
促成15家医药器械企业落地,
形成企业投资达7.5亿元,
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
创税0.64亿元以上,
可吸收1000名以上脱贫群众就业,
为当地群众提供固定务工岗位2000个以上。
●二期
将吸收50家医药器械企业,
将形成企业投资达25亿元,
年产值30亿元以上,
创税2.5亿元以上,
可吸收3000名以上脱贫群众就业,为资源县当地群众提供固定务工岗位4500个。
●全部建成以后
每年可为当地带来3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医药健康产业呈兴旺之势,粤桂合作再度“升级”
  “今天是个非常好的日子,资源县与15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在此,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此次与15家企业的成功签约表示热烈的祝贺……”近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邝兵为领队的粤桂协作工作队的精心指导下,资源县成功引进了15家企业。此次签约对促进该县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壮大,助力该县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四个新”要求,特别是落实“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的要求,资源县委、县政府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该县“十四五”重点发展产业。一年多来,资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紧紧围绕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
  今年5月3日-5日,资源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凤玲带队赴广东深圳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为此次医药产业方面的深入合作“牵线搭桥”。仅十数日,多家企业应约而来。考察团一行先后到资江灯谷景区、百盛优、山里山、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资源县创新产业孵化园、资源聚晖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塘洞·李洞粤桂协作民宿点、梅溪镇粤桂协作边溪茶场及桂林八角寨景区等地实地参观考察,对资源县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及良好的营商环境表示高度肯定与赞扬。
  邝兵表示,资源县能够与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各企业牵手合作,共同打造资源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产业园,是一种机缘,也是一种情缘。希望资源县主动作为、强化服务,加强与投资企业、自治区药监局、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促项目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快推进资源县全面乡村振兴。
  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来资源考察。考察中,副市长赵奇玲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考察团在资源县考察的真切感受,带动更多的企业入驻资源、入驻桂林,推动粤桂协作再结硕果。
  “资源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条件,产业投资环境极具优势,前景广阔,正当其时。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将进一步发挥行业优势,整合优势资源,争取让更多优质企业来资源县考察投资。”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徐卫表示,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企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布局,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非常有意义。
  资源县委书记黄钦表示,考察团对资源县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再次体现了“两广一家亲”的深厚情谊。资源县委、县政府将持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全力争取各类政策支持,落实好各项要素保障,“保姆式”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最终实现双方共同发展、互惠共赢。
  “这次来资源县,我感觉到政府特别重视,通过这次交流,我们就定下来在资源县发展。今后,我们将在资源集中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方面的大健康产业。”深圳市古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戴轲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资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小镇。同时,该县立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基础,提出了农林产品深精加工、风光电绿色能源、绿色家居、中草药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绿色矿山六大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其中医药健康产业是资源县绿色产业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要将资源县打造成为华南中草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华南华中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壮大医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为加快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县委、县政府专门在中峰工业园区内建设了占地面积350多亩的粤桂协作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
  产业的壮大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脱离产业谈经济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谈起资源县和医药健康产业园的缘分,其实由来已久,看似邂逅,实则必然。
  无独有偶,和此次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各企业牵手合作,共同打造资源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产业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2021年11月4日,共享新机遇 共谋新发展——2021广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恳谈会在深圳举行。桂林市在会上签约的12个项目中,资源县修正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在列。
  资源地处高寒山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3.1万亩,产量4539.19吨,一产达1.8亿元,目前修正药业的入驻二产可望突破10亿元。规模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金银花2900公顷、杜仲2300公顷、黄柏870公顷、厚朴1900公顷,此外还有玉竹350公顷、灵芝3公顷。
  “我们公司抓住乡村振兴有利时机,积极配合资源县委、县政府和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整体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壮大桂北特色道地药材,在资源县中峰镇八坊村、枫木村流转土地200亩,资源镇同禾村流转土地3000亩,梅溪镇铜座村流转土地400亩,生态种植白芨、黄精、玉竹、石菖蒲、七叶一枝花、黄花倒水莲等桂北特色道地药材。”桂林聚晖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于2020年4月22日与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正式签订了桂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及繁殖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协议,并依托其已有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条件建设以“食药兼用”特色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培训、科普展示、膳食体验、休闲旅游为主题的生态养生产业园。
  此外,资源县还新建了1000平方米左右的中药材初加工厂房及桂北中药材科普展示厅,并在近两年新增基地2000亩以上的黄精、玉竹、千层塔、紫苏、石菖蒲、黄花倒水莲、甜茶等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做到药材种得好、销得旺、收益高,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蓝图已绘就,久久当为功。在为市场提供品种更多、质量更好的生物医药产品的同时,资源县中药材产业对促进该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该县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有新景,中药材种植“遍地开花”
  近日,记者来到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村,虽然天公不作美,绵绵细雨下个不停,但村民们仍不休息,纷纷在地里劳作。沿途走来,不少村民家中或多或少堆积着中药材,一股药香扑面而来。
  “坪水底村海拔高,属于高寒山区。在高山上常能看见野生的中草药,且水质非常好,适合大面积种植中草药。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在村里搞起了中药材种植。经过多年试验,权衡经济效益和种植难易程度,最终选定了白芨、玉竹、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作为种植对象。”坪水底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军涛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如今,坪水底村90%的农户都种植了中药材,扩大了产业覆盖,并通过“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推广更多的技术和品种,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我家的地大都是在山坡上,只有种药材最合适。现在我家种植了6亩地的白芨和黄精,每年的收入能有4万元。通过种植药材,我家也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了。”今年55岁的村民张贻德说,如今在坪水底村,种药材成了一种风气,国家还会根据不同的药材给予一定的补贴。
  记者了解到,目前坪水底村种植白芨、玉竹、黄精、骨碎补等中药材共计约1500亩,年产白芨约150吨、玉竹约200吨、黄精和骨碎补约50吨,全村约600户均种植了中药材,实现年总产值超300万元。  
  离开坪水底村,记者来到瓜里乡香草村,村民们正在田地里除草,忙得热火朝天。香草村紧邻资源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依托山地资源,大力发展“三木”药材种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
  “我们合作社主要种植白芨、七月一枝花这些中药材,目前种植有60多亩,每年收益都很可观。”资源县明秀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田秀说。
  香草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种植“三木”药材,自脱贫攻坚以来又因地制宜引进中药材新品种,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致富路。
  坪水底村和香草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并不是个例。近年来,资源县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中药材,资源特色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在全县各乡镇已经实现“遍地开花”。
  “我们采用‘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在梅溪镇、中峰镇建立起了3200多亩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其中‘三木’药材2600多亩,白芨、青钱柳、千层塔、黄精、玉竹、七叶一枝花、四叶参等特色中药材1000余亩。”资源特色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蒋艳梅介绍说。(本版图片由资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